元朗公園有什麼植物?請詳細介紹它的生物特徵! (介紹6種+樹葉相)
元朗公園有什麼植物?請詳細介紹它的生物特徵! (介紹6種+樹葉相)
1 個解答
- 1 十年前最愛解答
1.台灣相思:絕佳做林樹種,種植於山坡水塘區,不宜作遮蔭樹.在貧瘠,乾燥,堅硬的土壤中正常生長.真葉只在幼苗時才出現,為二回羽狀複葉,成長後真葉消失在葉尖,只有葉柄演化成的假葉存在.
早期被譽為"植樹三寶"之一.根系有固氮細菌共生在根瘤內,能改善貧瘠泥土;燃燒點高;經小山火後能快速復原;樹冠茂密,能抑制林底植物生長.葉細,不容易燃燒.
一般在荒地植林,需要在初期階段,要常灌水,施肥,除草,照顧一段時間.相思類樹木有做氮菌協助,在貧瘠地方的幼苗成活率也高,固常選作植林樹木.
此樹種只有數拾年樹齡,常用作先鋒樹,改善土壤,抓緊泥土,再在其中加插其他樹種
大樹具深根性,須根少,移植困難.
葉片帶有酸性,落地後泥土變酸.
2.白千層:其葉可提煉出"玉樹油",即白樹油cajuput oil,是白花油,萬金油的成分.
此樹對風及空氣污染的抵抗力高,吸音效果佳,香港市區,郊野大量種植
3.洋紫荊:第一代的洋紫荊在摩星嶺發現後移植至薄扶林,後期再移植到植物公園(見香港市花洋紫荊的故事,作者: 黎存志 ))
1880年於薄扶林一破屋旁被法國傳教士發現,1908年正式辨認為新品種,以當年港督亨利布力爵士Sir Henry Blake而命名為Bauhinia blakeana .
由於洋紫荊為不育樹,所有洋紫荊都是同一棵洋紫荊母樹以無性繁殖方法產生的後代.
一九六五年被選為香港市花.在千禧值樹計劃中大量種植.
因此花不結果,故繁殖方法常採用嫁接法或扦插法.
香港人稱此花為洋紫荊,大陸則稱此花為紫荊花.
在基本法總則的第十條中有: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.The regional flag of the HKSAR is a red flag with a bauhinia highlighted by five star-tipped stamens.”
此樹雖然叫作”洋”紫荊,卻是道地的香港品種,可能是洋人發現才被叫作”洋”紫荊
由於香港需要大量的洋紫荊,而以"圈枝法"用枝條培植會使到樹身彎曲.因此,現時此樹主要的供應是在廣州以"嫁接方法"將洋紫荊嫁接在羊蹄甲上.讀者不妨去九龍公園近柯士甸道,看一看洋紫荊的樹身上的接駁痕跡.
4.白蘭:白蘭在香港 少結果的,繁殖可用壓條法
如想看白蘭果實的近似模樣,可以到洞梓苗圃或荔枝角公園看"黃蘭"的果實
香港動植物公園有棵35米高的白蘭,樹齡90歲,相信是全港白蘭之冠
5.王棕:一種具有高大而強狀樹幹的棕櫚,在中央及其基部成不規則的擴大
台灣稱此樹為大王椰子
6.石栗:它快高長大及畢直主幹成為早期路旁遮蔭樹首選.
嫩葉上的茸毛像蓋一層白霜.
Candlenut Tree:石栗種仁榨出的油可以供點燈照明用.
圖你可以係呢個網度睇>>>http://www.hktree.com/general/tree.htm